既反應了切割時坯體的水分含量,坯體強度高,水分含量少,縫隙兩邊坯體在反應時向對面延伸結晶,反之,則水分含量多,殘末強度也相對較低,坯體通過自重縮小了已有的切割縫隙,并能順利向對面延伸結晶,因此,切割時對坯體的強度高,粘連的可能小,強度低則易產生粘連。也就是坯體切割過軟,也會產生粘連。
02靜停時間對粘連的影響
靜停時間長,南陽輕質磚坯體強度增長和溫度上升慢,水分蒸發少,坯體容易發生粘連,反之,則不易發生粘連。快速石灰,里硬外軟,控制不好,可能粘連會很嚴重。靜停時間長,硬化慢;(典型的里硬外軟),可以采用減水料比;(2)加石灰量、水泥量;(3)提高澆注溫度;(4)減石膏量
03水料比對粘連的影響
表現為水料比大,坯體的水分較多,相同的時間內坯體的強度就低,當然容易導致坯體粘連,即使延長靜停時間,在相同的原材料和配合比條件下,坯體總的熱量不變,水分蒸發量不變,坯體中的水分相對較多,還是容易產生粘連。04澆注溫度對粘連的影響
表現為坯體溫度高低對坯體中水分蒸發的影響和坯體強度發展的影響,澆注溫度高,坯體溫度發展快,坯體強度增長相應加快,南陽保溫磚坯體中水分蒸發量加大,粘連不易發生,反之,則容易發生粘連。
05配合比對粘連的影響
主要表現為膠結料和廢料漿過多。
石灰水泥總量同等條件下,比例對粘連的影響,總量不變的條件下,石灰越多,水泥越少,粘連越大,尤其是后面提到砂粗,砂越粗石灰水泥使用量往往會越大,石灰越多,水泥越少,粘連越嚴重,反之,水泥多,石灰少,粘連越小。
所以有些企業,在砂粗情況下,用石灰水泥各占一半的配比。這可能是因為在沙子粗的情況下,用石灰少,水泥多,更有利于縮短硬化時間,緩和坯體,特別是石灰快的時候,減少石灰,增加水泥,有利于改善里硬外軟,會改善粘連。
06蒸壓養護制度對粘連的影響
主要為抽真空的影響,真空度高(小于-0.06Mpa),體切割后的縫隙容易縮小,從而容易導致坯體粘連,這一現象尤以坯體強度較低時更為明顯,當然,真空度過低又失去了抽真空的意義,一般來說,真空度0.04Mpa~0.06pa為宜真空度越低,飽和溫度越低。
砂加氣粘連問題解決得好的,最主要的原因,是砂磨得太粗,所以,對砂加氣而言,最常見的是原材料太粗,而不是太細造成粘連。過粗的砂,雖然失水后變硬,但里硬外軟會使石灰在靜停期間和砂生成水化硅酸鈣數量少,蒸壓時候遇到冷凝水,很容易將縫隙粘連起來。
07加入廢漿過多漿料攪拌時間太久,粘連。
料漿粘度大,水化物易溶于水,當過多的水化物在坯體中,進入蒸壓釜,冷凝水從坯體磚縫中淋下,會容易將縫隙連接起來,從而形成粘連。
08坯體側壓粘連。
空翻機切割坯體側向靜壓編組入釜蒸養,底面坯體受重壓后粘連總是比地翻機平放入釜嚴重。
09石膏太少
石灰消解速度快,前期溫度高,熱量損失大,里硬外軟;加石膏。
10冷凝水
尤其冬季的時候,冷凝水多,使坯體表面軟,尤其是切割縫比較薄情況下汽為非飽和蒸汽,帶水過多,也會發生粘連。這可能是因為切割縫隙中冷凝水過多造成的。育養室溫度,育養室溫度低,坯體強度不均,也會產生粘連現象。
育養室溫度低,坯體中部硬,四周軟。外部由于熱量損失大,因此,坯體外部膠凝材料水化的速度滯后于中部,因此剩余比較多的膠凝材料,切割后,坯體外部溫度大幅度降低,坯體外部的水化反應幾乎停止,進入蒸壓釜后,多余的膠凝材料,遇到冷凝水時候,溶解,尤其是切割縫中的碎末,在蒸壓條件下水化反應,很容易將磚頭粘連起來。同時,四周軟,主要是因為溫度比較低造成的,較低的溫度,遇到蒸汽的時候,會產生更多冷凝水。如果坯體在外面停留時間比較長,水分損失,則粘連會有很大改善,但磚不容易熟。
二、機械因素
01切割鋼絲過細
可以采用較粗的切割鋼絲,在切割鋼絲上間斷地纏繞一段細鋼絲,可以有效提高縫隙寬度可以選用1mm鋼絲,然后在鋼絲上纏上0.5mm的銅絲。
02鋼絲上粘接廢料
在每模完成切割后,都要用油刷清理切割鋼絲,無疑這是提高切割面平整度的基本措施,也為避免粘連起到了積極地作用。
03設計坯體切割幾何尺寸間距太小
一般切割線間距小于100m粘連就更嚴重。這主要可能是因為尺寸小,散熱快,切割后快速失水,造成熱量不容易向南陽加氣磚坯體內部傳遞,同時溫度低造成冷凝水多,增加粘連的概率。